动态资讯
首页 >> 动态资讯 >> 核电 >> 正文
重磅揭晓!“2024年度中国核领域十大进展”评选结果
作者:  2025-02-09 08:48:51
加入收藏
 

 

由中国核网主办的“2024年度中国核领域十大进展”评选活动自上线以来,吸引了核能领域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本次活动邀请了领域专家与资深行业记者等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根据公众投票和评委会打分加权成绩,最终结果已重磅出炉!

这些成绩体现了核领域的蓬勃发展,核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标志着国家在核领域的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展示了以科技创新驱动推动核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让我们通过最终揭晓的榜单,一起回顾过去一年的这些成绩!

NO.1
 
习近平主席出访法国,两国共襄“碳中和”推动核能安全利用合作走深走实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及中法核能合作40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5月5日至7日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中,实现碳中和目标再次成为中法两国的重要共识,作为两国携手实现减碳目标的重要基石备受关注。期间,为共同推动核能合作与发展,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分别与法电集团面向全球共同发布《核能支持低碳发展前瞻性研究》蓝皮书、签署《关于深化核能领域相关合作的意向书》,在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与会双方企业还签署了金融、核能、航空、制造业、新能源等领域15项合作协议。通过一系列举措,让中法两国在核能技术的战略层面达成共识,共同提高两国核能技术的国际影响力。

NO.2
 
李强向IAEA致贺信称赞双方在核能开发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202491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8届大会致贺信。贺信说,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40年来,始终以实际行动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工作,双方在核能开发利用、核安全与核安保、保障监督与防扩散等领域建立全方位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为全球核能治理和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李强表示,中国愿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其他成员国进一步加强合作,携手推动全球核能治理更加公正合理、核能发展更加普惠包容、核能合作更加开放有序。

NO.3
 
国务院核准五个核电项目11台核电机组核电建设向民营资本“开口”
 
2024年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江苏徐圩一期工程、广东陆丰一期工程、山东招远一期工程、浙江三澳二期工程、广西白龙一期工程共五个核电项目。据了解,这5个项目全部引入民间资本,且民营企业参股比例首次提高到10%,参与力度空前。国家发改委民营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核电项目引入民资,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部署的重大举措,也是一项标志性举措。核电是国家战略性领域,此次较大规模向民营企业开放,充分彰显了国家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坚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心和意志,将为其他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引入民间资本发挥示范作用。

NO.4
 
我国核电在运在建规模升至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一核电大国
 
2024年12月15日,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志作工作报告时提到,2024年全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102台、装机1.13亿千瓦,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核电大国。2024年,全国共有3台机组实现并网,分别为防城港4号机组、国和一号示范工程1号机组和漳州1号机组;全国有6台核电机组实现核岛浇筑第一罐混凝土(FCD),自北向南依次是徐大堡2号机组、石岛湾1号机组、宁德5号机组、漳州3—4号机组、廉江2号机组。2025年我国将核准开工一批条件成熟的沿海核电项目,稳步推进在建核电工程建设,建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等机组。到2025年底,在运核电装机将达到6500万千瓦。

NO.5
 
十二部门印发《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20241031日,国家原子能机构、生态环境部等十二部门关于印发《核技术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6年,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领域进一步拓展。围绕核技术在医学诊疗、农业育种、食品加工、材料改性、安检安保等重点方向或领域的应用,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力争核技术应用产业年直接经济产值达4000亿元,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NO.6
 
“国和一号”示范工程首次并网发电
2024年10月31日,在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在介绍前三季度能源形势和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时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先进压水堆“国和一号”核电示范工程1号机组成功实现首次并网发电。该重大节点的实现意味着“国和一号”向商业运行目标迈进了关键一步。在“华龙一号”实现批量化规模化建设之后,“国和一号”的批量化建设有望提速。“国和一号”示范工程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单台机组发电功率为153.4万千瓦,设计寿命60年。

NO.7
 
国际领先!我国高端肿瘤放疗装备“麒麟刀”系列产品全线临床应用
2024年12月15日,凤麟核中科超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端肿瘤精准放疗设备“麒麟刀”,通过院士专家组鉴定: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作为中国高端放射治疗系统的民族品牌打破了国际垄断,为实现放疗器械国产化高端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麒麟刀”设备采用自主发展的“四精”放疗技术,具有精度高、剂量率高、适用性好、安全性好等特色,实现了对肿瘤病灶的精准照射。作为放疗行业唯一入选单位,“麒麟刀”2项专利2024年荣获中国专利领域最高荣誉——中国专利奖,入选国家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揭榜优胜单位榜单。

NO.8
 
我国首个商用堆在线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投运实现碳-14生产全面国产化
 
2024年12月26日,我国首个商用堆在线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正式投运,在此生产的首批镥-177医用同位素也同步出堆,标志着我国成功掌握批量化在线辐照生产短半衰期同位素的关键技术,一举打破我国关键医用同位素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这也是我国在医用同位素生产领域实现自主可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对推动我国核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同年4月20日,碳-14靶件从秦山核电重水堆机组中成功抽出,这是我国首次利用核电商用堆批量生产碳-14同位素,从此彻底破解了国内碳-14同位素依赖进口的难题,实现碳-14供应全面国产化。

NO.9
 
全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建成投产
 
2024619日,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项目在田湾核电基地正式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核能综合利用从单一发电、满足城市居民供暖后,拓展进入到工业供汽领域。和气一号核能供汽项目作为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项目,具有绿色安全、稳定高效的特点。每年有480万吨的零碳清洁蒸汽将源源不断地从田湾核电基地输送到连云港石化基地,相当于每年减少燃烧标准煤40万吨,等效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相当于新增植树造林面积2900公顷,为石化基地每年节省碳排放指标70多万吨。

 
NO.10
 
顶级蒙卡”软件系统TopMC新版本全球发布开启“AI+核”新时代
 
2024924日,国际首款大型一体化中子学计算、核设计与安全评价软件系统顶级蒙卡”TopMC/SuperMC新版本全球发布,进一步扩大了我国核软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凤麟核顶级蒙卡”TopMC软件系统是基于SuperMC重新构架设计的升级拓展版本,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国际组织、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英国GDA认证,在90多个国家、1000多家能源、医疗、工业知名核相关单位规模化应用,引领智能核软件技术革新,开启“AI+新时代。
 
本文被阅读108次
 
上一篇:GCNR研报 | 2025年全球核能形势分析与展望
下一篇:全国核电运行情况(2024年1-12月)
 
   
 
友情链接: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 | 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 环保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
技术支持:南京希迪麦德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及免责声明      运行维护单位:江苏省辐射防护协会      苏ICP备15037112号
欢迎登录核与辐射安全公众沟通多媒体信息平台,您是第6923365位浏览者!
Produced By 南京希迪麦德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