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资讯
首页 >> 动态资讯 >> 核技术应用 >> 正文
我国核电走出逆袭之路: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作者:中国妇女报  2018-08-30 10:48:18
加入收藏
 

近期,按照中宣部和国务院国资委的统一安排,部分中央媒体到中广核开展“改革开放40周年”蹲点调研采访报道,深入挖掘我国核电从大亚湾高起点起步,到走向世界的光辉历程,展现了“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核电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本期,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由《中国妇女报》刊发的报道。

 

 

 40年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宣布引进两座法国核电站设备,不久后,中国首座百万千瓦级商业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启动建设,成为中国商用核电的摇篮;

 

40年中,我国核电走出了一条“高起点起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发展之路;

 

40年后,核电已然成为我国的“国家名片”“国之重器”,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成功落地并走出国门。

 

我国核电事业经过40年发展,当之无愧成为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之一。近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走进中广核的大亚湾核电基地,参观了中国核电的发展历程、成果展示,聆听了“华龙一号”安全先进的设计开发理念,感受着一代代核电人的智慧和艰辛。

 

起步:“借贷建设、售电还钱”模式

 

时钟回拨至1978年12月,彼时,我国做出实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几乎与此同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在会见法国外贸部长后,宣布引进两座法国核电站设备。

 

1982年12月,国务院批准采用法国核电技术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如此振奋人心的消息却让实施者们一筹莫展,在我国一穷二白的时候,钱从哪儿来?人到哪儿找?

 

据介绍,大亚湾核电站引进的是法国M310技术,其总投资高达40亿美元,而那时,我国一年的外汇储备只有1.67亿美元。危难之时,一个“借贷建设、售电还贷”的声音脱颖而出,具体做法是:向银行借贷进行建设,建成后将电卖给香港换取外汇。“借贷建设、售电还钱”也打破了我国重大项目由国家投资的模式,成就了“零资本裂变”的奇迹。

 

经历了艰苦的谈判,合营合同最终谈定。1985年2月9日,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中广核前身)举行了盛大开业典礼,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最大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由此诞生。

 

核电要发展,人才必须过硬。为此,80年代末,大亚湾核电站派出110多名员工,前往法国学习核电技术。这些怀揣梦想、不负众望的年轻人,学成归国后立刻参与到大亚湾核电站建设中来,并且提前两年从法国人手中接过了核电站的运营重担。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他们参与了岭澳一期、岭澳二期以及我国后续核电站批量化建设,成为我国核电行业的中坚力量。

 

1987年8月7日到1994年5月6日,经过近七年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建成投产,实现了我国大陆大型商用核电站零的突破。

 

发展:从1%到86.7%的国产化突破

 

大亚湾核电站只是一个起点。

 

几十年来,从引进设备、技术和管理,到实现“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从国际核电大家庭的“小学生”,到工程建设、运营管理业绩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我国经历了一条核电发展的成功之路。

 

回首这条漫长艰辛的道路,大亚湾核电运营公司新闻发言人常启能说:“在当初建大亚湾核电站时,99%的设备都是从法国引进,甚至包括水泥、沙子……”

 

而正是在大亚湾核电站——这个“高起点起步”的基础上,我国参照国际标准,按照国家“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方针,推进了核电自主化、国产化:

 

——2003年1月8日,岭澳核电站一期建成,我国核电国产化率达到30%;

 

——通过持续改进和创新,中广核采用自主品牌核电技术CPR1000,于2011年8月7日建成岭澳核电站二期,将国产化率提高到64%,并且全面实现了“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为我国核电批量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岭澳核电站二期共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组成了大亚湾核电基地。常启能介绍说,截至今年6月30日,基地6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达6858亿度(千瓦时),其中输送香港的电量累计达2418亿度(千瓦时);2017年,大亚湾核电基地完成上网电量456亿度(千瓦时),创历史新高;可满足香港约四分之一的电力需求。

 

——我国的核电技术并未就此止步,为实现“再创新”的理想,唯一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于2015年横空出世。目前,“华龙一号”示范工程防城港核电站的3、4号机组设备采购已全部完成,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86.7%。“华龙一号”是我国核电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的集大成者,已成为中国与高铁齐名的“国家名片”。

 

不但如此,我国核电技术正在走向世界。

2016年9月29日,中英法三国核电代表共同签署了英国新建核电项目一系列协议,其中布拉德维尔B项目将采用“华龙一号”技术,并以广西防城港核电二期为参考电站。中国的核电技术从核电强国来,现在又回到核电强国中去,这在中国核工业发展史上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目前,‘华龙一号’已进入英国通用设计审查的第二阶段审查工作,我们对此很有信心。”中广核设计院核岛系统所所长牛文华坚定地表示。 

 

 

红线:安全是根本

 

无论是在大亚湾核电运营公司,还是在中广核设计院,记者看到、听到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安全”。“这是最重要的考核标准,是我们的红线。”常启能强调说。

 

几十年来,大亚湾核电基地严防死守着这道红线。

 

作为全球最大的轻水压水堆核电基地,大亚湾核电基地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自1994年首台机组投入商业运行以来,一直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安全运营业绩优于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稳步保持在国际第一方阵。

 

常启能介绍说,世界核营运者协会指标是国际上衡量核电安全水平的重要指标,共有72项指标。2017年,这6台机组在该指标中,有61项达到世界前四分之一的先进水平,先进率达84.7%;其中53项达到世界前十分之一的卓越水平,卓越率达73.6%。创基地6台机组投产以来的“历史最佳”。


 

 

 

本文被阅读765次
 
上一篇:中国核建上半年营业收入227.81亿元 同比增长 20.84%
下一篇:核电提速民营企业挤入:海核能源卡位原材料投资铀矿
 
   
 
友情链接: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 | 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 环保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
技术支持:南京希迪麦德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及免责声明      运行维护单位:江苏省辐射防护协会      苏ICP备15037112号
欢迎登录核与辐射安全公众沟通多媒体信息平台,您是第7130036位浏览者!
Produced By 南京希迪麦德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