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照射通常是因为吸入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空气、饮用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水、食用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物或者在发生事故情况下放射性物质从伤口进入体内所致的照射。内照射不同于外照射的显著特点是,即便停止接触放射性物质以后,已经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仍将产生照射。而同一数量的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内后所引起的危害大于其在体外作为外照射源时所造成的危害。因此,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地隔断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内的各种途径,减少其进入人体内的一切机会。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核医学检查或治疗时也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体内,但它严格的要求和条件绝对是安全的,不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
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有:
(1)限制数量
如果用较少数量的放射性物质能达到工作目的, 就尽可能使放射性物质数量尽量少。
(2)选用低毒性
毒性高的放射性核素对机体产生的内照射危害也大,因此,应尽量选择毒性低的放射性核素代替毒性高的放射性核素,以减少对人体的照射危害。
(3)缩短工作时间
加强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在正式操作放射性物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有效缩短现场工作时间.
(4)密封包容
密封包容就是把放射性物质存放在密封的容器中或者从工艺上进行改革,广泛推行机械化和自动化,采用隔离或操作室密闭操作,既使操作简便、有效,又可有效地防止工作场所和环境受到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5)净化通风
净化通风就是合理组织通风,不断地排出被污染的空气并换以清洁空气,换气次数视空气中被污染的水平而定。为防止环境放射性污染,被排出的空气应经过滤器过滤。
(6)围封隔离
围封隔离是指在放射性物质周围设立一系列的屏障,以限制可能被污染的表面,防止由于人员或物体的移动而将污染带到相邻地区,操作放射性物质的工作场所要合理布局、“三区”分明,避免交叉污染。
(7)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就是工作人员穿戴工作衣、帽、鞋,佩戴高效率的防护口罩,必要时可采用隔绝式或活性炭过滤式防护 。当空气污染严重时,工作人员可戴头盔或穿气衣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