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核学会组织策划拍摄了国内首部内陆核电站科普宣传片“核电安全吗”。中国核学会、三明核电有限公司、三明电视台摄制组赴法国3大流域4座核电厂实地采访了国会议员、核电厂厂长、核电厂信息中心负责人和当地居民等数十人,同时也采访了我国大亚湾核电基地、秦山核电基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专家和当地民众,在中外对比中探索核能发展,引导公众理解核电的安全性、清洁性及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更加理性地认识核电。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核电厂向公众敞开了怀抱,通过开设科普场馆,搭建公众沟通平台,宣传核电知识。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吸引着众多人的目光。
下面,咱们就来听听公众在参观完大亚湾核电站之后有哪些感想。

刘女士(安徽):“(以前)就是感觉核电站好像有放射性,对人好像很不安全,但是今天听了介绍,认为还是蛮安全的。”

刘先生(安徽):“通过今天参观以后,大家应该安心地在这里生产生活。”
如果说大亚湾核电站早已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那么中国大陆核电的发源地,地处华东电网负荷中心地区、紧傍杭州湾的秦山核电基地30多年来则已经深深融入到了当地人的生活。
杨柳山是秦山核电二期所在地,杨柳山社区老支书於安荣见证了核电发展的历程,也见证了杨柳山从“烂泥滩”、“盐碱地”到如今富裕村、蔬菜村的巨变。

浙江嘉兴秦山街道杨柳山社区老支书於安荣:“核电厂也要买我们的西瓜、也要买我们的蔬菜、这至少可以说核电自己的员工不认为蔬菜有污染嘛,更何况外界来说了。”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应急办公室主任徐浏华:“30多年来,我们周边公众亲身参与了,耳闻目睹了,见证了我们秦山核电站建设、安装、运行、检维修的全过程,我们已经把秦山核电站当成了自己的企业,当成自己生活中家的一部分。”

2007年,杨金玉创建了浙江科路核工程服务有限公司,专门为核电项目建设、安装、调试及运行维修提供人力、技术和管理等外包服务。
杨金玉:“目前跟我们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有3500人,其中有海盐籍户口的就有1000多人,占了三分之一左右。”
据统计,目前,秦山核电基地的九台运行机组,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占浙江省全年用电量的15%,这里创造了熠熠生辉的“能源版图”,更带动了一方经济腾飞,当年的贫困县如今跃身成为了全国百强县,显然这些都与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