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事故中为什么要向反应堆注水?
作者:  2012-12-06 10:28:39
加入收藏
 

  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外电网全部瘫痪,核电站自身的冷却系统失去电力停止工作。应急柴油发电机在运行一小时后,也因为海啸的袭击而全部丧失,这就导致失去所有外部电源供应,堆芯失去强迫冷却手段。堆芯温度持续升高,为了避免堆芯发生融化等严重事故,需要向反应堆中注入水进行冷却。正常情况下核电站的冷却水是超纯净的去离子化水,因为纯净水不容易俘获中子,因而放射性不大。由于纯净水也因海啸的原因被吹走或者污染,为了使堆芯冷却,决定直接注入海水。海水中的盐分会腐蚀反应堆,但为了尽快使堆芯得到冷却,这也是迫不得已的办法。

 

  

本文被阅读962次
 
上一篇:福岛核事故中为什么会发生氢气爆炸?
下一篇:福岛核事故中为什么要向乏燃料池注水?
 
   
 
友情链接: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 | 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 环保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
技术支持:南京希迪麦德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及免责声明      运行维护单位:江苏省辐射防护协会      苏ICP备15037112号
欢迎登录核与辐射安全公众沟通多媒体信息平台,您是第6924451位浏览者!
Produced By 南京希迪麦德软件有限公司